|
新聞詳情
全國“AI+儀器儀表產業”集聚區在滬啟動建設近日,全國“AI+儀器儀表產業”集聚區在上海徐匯區啟動建設,標志著以人工智能深度賦能的儀器儀表產業生態集群建設邁出重要一步。預計到2027年,將形成基礎扎實、創新活躍、開放協作、鏈條完備的儀器儀表產業生態。其中,儀器儀表鏈上企業產業規模實現翻番,引進一批儀器儀表行業領軍型、專精特新、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企業;提速人工智能賦能,緩解一批應用領域“卡脖子”問題。
啟動儀式上,徐匯區人民政府、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儀電集團、上海電氣集團等七方共建產業集聚區意向合作發布。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儀電、核工院等龍頭企業在發布環節直接拋出“AI+質譜”“一體化反應堆數字式高精度熱工傳感器”等9項技術需求,直接面向現場70余家上下游企業發起“揭榜掛帥”,會后企業之間當場展開了溝通洽談。
此次啟動的AI+儀器儀表產業集聚區,其核心圈將以自儀院、華鑫慧享城為創新策源地,其中自儀院將率先啟用“智儀空間”孵化器,入孵的8家企業在啟動儀式現場即完成簽約,涵蓋傳感器、新材料、智能裝備等細分賽道。
之所以錨定“AI+儀器儀表”,徐匯區表示區域儀器儀表產業基礎深厚,并已搶占人工智能賽道先機。依托漕河涇檢驗檢測認證產業優勢,徐匯區集聚了上海儀電、核工院、捷普科技、梅特勒托利多、島津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近年來,徐匯區還誕生了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模速空間”、區塊鏈技術創新生態集聚空間“數鏈空間”,擁有商湯、無問芯穹、庫帕思等人工智能領軍企業。
與此同時,徐匯區還制訂了《關于促進徐匯區儀器儀表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為企業量身定制涵蓋場景落地、金融賦能、人才保障等方面的十項政策。對于在提升規模能級、推進產業鏈融通創新、搭建共性技術平臺、概念驗證和中試平臺等領域有突出貢獻的企業,徐匯高可給予3000萬元的資金支持。
上海,作為我國的經濟和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一直以來都致力于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此次AI+儀器儀表產業集聚區的建設,正是上海市政府積極響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產業升級的具體行動。通過集聚區內企業的協同創新和資源共享,旨在打造一個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為儀器儀表產業的智能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